在三国时期,为什么张辽能够被称之为战神呢?
闪扑攻略网将会带领大家了解战神三国,希望你可以从本文中找到答案。
在三国时期,为什么张辽能够被称之为战神呢?

张辽,字文远。三国时期名将。在早期,张辽曾先后追随丁原、何进、董卓、吕布。后来,吕布败亡,张辽率部投降曹操。而也是在效力曹操这段时间,张辽展示了他名将的风采。对于张辽,古人也十分认可,在唐人评定的“武庙六十四将”中,张辽就榜上有名。
白狼山之战,威震辽西官渡之战后,袁氏节节败退。不得已,袁熙、袁尚两兄弟只得逃亡到辽西,投奔乌桓。在袁氏兄弟投奔后,乌桓实力大增,多次袭扰幽州边境,令曹操大为头疼。公元207年,曹操听从郭嘉的建议,亲率大军北征乌桓。可惜,曹操的行军并不顺利。首先就是辽西一带路途遥远,对远征军是一大考验;其次,天公不作美,接连下起了滂沱大雨,行军大道低洼难走,当曹操大军走到辽西时,已经是疲惫之师,强弩之末了。
后来,曹操听取田畴的建议,另辟蹊径走小道进攻乌桓,而当大军行进到白狼山时,却遇到了意外。原来,得知消息的乌桓已经提前出动,统领蹋顿亲率数万骑兵杀奔而来。此时的曹军人困马乏,后续部队尚未到达。在这关键时刻,倘若曹操前军被击败,结果将是全军覆没,命丧辽西。所以,在巨大的压力下,曹军部将“左右皆惧”,都不敢应战。
此时,张辽站了出来。众将之中,唯有张辽劝曹操趁敌军立足不稳,发动突袭。曹操在思考片刻后,听从了他的意见。并且“自以所持麾授辽”,给予张辽指挥军队的权利。是役,张辽身先士卒,杀入敌阵。对着乌桓骑兵就是一顿砍瓜切菜,左右无人能敌;更夸张的是,张辽一路砍杀,直接杀入了乌桓骑兵的中心,一举斩杀了乌桓统领,乌桓大军就此溃败。
就这样,在曹军大部队还未到齐之时,这场战斗已经结束了,在张辽的统帅下,曹军势不可挡,以少胜多,一举平定辽西。此战之后,张辽也一战成名,威震辽西。在后世,更有史学家将张辽同卫青、霍去病相比较,赞颂他的功劳。逍遥津之役,一战封神张辽流传后世最广的,应当是逍遥津之战。这战之后,张辽一战封神。公元215年,曹操大军在汉中同刘备僵持,东吴孙权趁此机会,亲率十万人马北征合肥。在当时,曹操大军皆在西线,留在东线的人马极少,合肥城中的张辽等人可谓是危急万分。
在之前,曹操曾发密函,若孙权来袭,则令张辽、李典出城迎战,乐进守城。翻看密函后的张辽,对诸将说道:“曹公大军现在外征伐,必定无力救援我们,所以,我们应当主动出击,先挫吴军的锐气,再行守城。”于是,张辽力排众议,亲自在七千人中选出八百敢死队,好吃好喝后,准备第二天突袭吴军。第二天一早,孙权大军刚刚站稳脚跟。
张辽就已经率领这八百士卒,冲向敌营了。是役,张辽冲锋在前,还未达到吴军营寨,就已经斩杀两员吴将;后又奋然杀入吴军之中,直逼孙权帅旗而去。万分恐惧之下,孙权只得在亲兵的护卫下,往高山跑去,躲避张辽。张辽杀至山下,大喊道:“孙权何在出来决一死战!”张辽虽猛,但终究是寡不敌众,被吴军围困了起来。张辽再展神威,从乱军丛中杀将出去;可刚杀出去,张辽就听到尚有魏军困于阵中,于是张辽又重新杀入敌阵,救出余下部众,成功突围。
此战中,张辽只以八百之众力挫东吴十万大军,大涨士气,军中莫不服气。而孙权这边,就不大好受了。先是十万大军被八百之众所败,军威大挫;其次,吴军将领陈武死于战场,徐盛、宋谦皆负伤而归。在此之后,吴军仍然选择强攻合肥城,却屡战难下。不得已,孙权只得下令退军。可就在东吴军队想要全身而退时,张辽又来了。
他先是派人切断桥梁,然后自己又亲率军队,攻杀吴军后部。在此战中,因为吴军已经退去大部分,一时间难以回头;故而留在后军中的孙权,就十分危险了。若不是凌统、甘宁誓死保护孙权,这位吴国君主几乎就要被张辽俘虏了。最后,吴军大败而归。经此一役,张辽的威名响彻江东。更有传言说道,江东如果有孩子哭啼不止,父母只要说道:“张辽来了!”婴儿马上就不哭泣了。这也是“张辽止啼”一词的来源。张辽之猛,古今卓绝。为将者,当如张文远,千里奔袭破乌桓;为将者,当如张文远,八百猛士败吴还!
三国正史上的文鸯有多厉害,他是不是三国第一战神?
狭义的三国指的是从公元220年曹丕代汉建魏开始算起,到公元280年西晋灭亡东吴统一华夏为止的60年时间,而广义的三国指的是从汉灵帝去世后的公元189年开始,到公元280年西晋灭亡东吴统一天下为止的91年。
其实,严格说来像关羽、张飞这样的万人敌名将都不算三国时期的人,但是,三国时期最精彩的时间段却是从公元189年乱世开始,到公元220年曹丕建立魏朝为止的31年时间,这是三国名将辈出、谋士争锋的最精彩的时刻。
从公元220年开始,三国大批名人去世,比如关羽、张飞、曹操、吕蒙、夏侯惇、黄忠、法正、程昱、蒋钦,都在220年去世,之后的三国鼎立时期,虽然三国也会发生战争,但是天下大势已经稳定了,无论是名将还是战争规模与精彩度都不如前三国时期了。
文鸯就是后三国时期的魏国人,安徽亳州人,曹操正宗的同乡,出生于公元238年,他是曹魏扬州刺史文钦的儿子,他们家跟那个叫文聘的没啥关系,估计因为是与曹魏皇族同乡,而得到曹爽的厚待,曹爽被司马懿诛灭后,文钦失去靠山,几年以后,魏帝曹芳也被司马师所废,所以公元255年文钦、文鸯父子联合毌丘俭起兵反对司马师。
毌丘俭原本想联合邓艾一起起兵的,但是邓艾却斩杀了使者,率领自己的手下赶到乐嘉迎接司马师,而司马师也在这个时候率军来到了乐嘉,形势对毌丘俭和文鸯父子不利,这一年文鸯才18岁,他对自己的父亲文钦建议:应该先趁敌人立足未稳,突然袭击对方,一定可以打败敌方。
这叫先发制人,如同当年合肥之战时,张辽趁孙权立足未稳,率领800人直冲孙权十万大军,把孙权打蒙了,严重挫败了孙权大军的军心,直接导致孙权军心不稳,尽管有十万大军,但是合肥之战孙权还是输了,文鸯这个建议是正确的,文钦也听从了文鸯的建议,父子两人各带一支军队趁夜晚兵分两路袭击司马师大军。
这就是著名的乐嘉城之战,当时的司马师因为眼睛长了瘤子,刚刚动了手术,需要休养,不宜出战,文鸯则率领一支军队在司马师营中叫阵,并不断冲击司马师营地,而司马师本人则只能躺在床上,由于眼睛剧痛,再加上文鸯的闹腾,疼痛难耐,只能紧紧地咬住被子,把被子都咬破了。
《资治通鉴》:钦失期不应,会明,鸯见兵盛,乃引还。师与诸将曰:贼走矣,可追之!诸将曰:钦父子骁猛,未有所屈,何苦而走!师曰:夫一鼓作气,再而衰。鸯鼓噪失应,其势已屈,不走何待!钦将引而东,鸯曰:不先折其势,不得去也。乃与骁骑十余摧锋陷陈,所向皆披靡,遂引去。师使左长史司马班率骁骑八千翼而追之,鸯以匹马入数千骑中,辄杀伤百余人,乃出,如此者六七,追骑莫敢逼。
文鸯骚扰了一个晚上,但文钦都没来,于是文鸯退兵了,司马师说:贼兵走了,可以追了。但其手下诸将说道:文钦父子骁勇善战,又没有遇到挫折,为什么会逃走呢?
司马师说:打仗时第一次击鼓进攻士气大振,再次击鼓士气就衰弱了。文鸯鼓噪了一个晚上又没有策应,其士气已经受挫,不逃走还等什么?
所以人都认为文鸯逃走了,实际上文鸯不仅没逃,反而带领十几个骑兵杀了回来,又杀入司马师的阵营,一阵冲杀之后,文鸯才率军而走,于是司马师派出长史司马班率领骁勇骑兵八千人从两翼追击文鸯,这个时候文鸯居然单枪匹马冲入数千魏军骑兵之中,一次杀伤百余人,然后突围出去,然后再冲杀回来,如此来回了六七次,打得追赶的骑兵再也不敢靠近,文鸯才从容逃走。
从《资治通鉴》的记载来看,文鸯与司马师手下的魏军有过三次交锋:
1、文鸯晚上率领一支军队叫阵,并与魏军交战,司马师因为眼睛痛,只能躺在床上咬被子。
2、文鸯白天逃走时,率领10几个骑兵杀了个回马枪,杀入司马师军阵,一阵冲杀之后才逃走。
3、文鸯单枪匹马又冲入数千魏军骑兵之中,杀了一百多人,来回冲杀了六七次,打得8000骑兵不敢追他,然后才从容逃走。
如果《资治通鉴》记载无误的话,文鸯是从晚上杀到第二天白天,三次冲向敌阵,每一次冲杀都是来去自如,敌人不仅伤不了他,而且文鸯还杀了一百多人,这种战绩堪称战神,文鸯绝对称得上三国第一战神,什么关羽、张飞、吕布、张辽这些前三国名将,统统不是文鸯的对手,因为他们的战绩都比不上文鸯,这可不是三国演义,而是史书记载的。
在《晋书》中也记载了这事,不可与《资治通鉴》有点点不一样:
《晋书》:乃与骁骑十余摧锋陷阵,所向皆披靡,遂引去。帝遣左长史司马琏督骁骑八千翼而追之,使将军乐林等督步兵继其后。比至沙阳,频陷钦阵,弩矢雨下,钦蒙盾而驰。大破其军。众皆投戈而降,钦父子与麾下走保项。俭闻钦败,弃众宵遁淮南。安风津都尉追俭,斩之,传首京都。钦遂奔吴,淮南平。
《晋书》与《资治通鉴》一样的是上面讲到的第1点和第2点,不一样的就是第3点,《晋书》上没有文鸯单枪匹马冲入数千骑兵之中,也没有斩杀一百多人,更没有来回冲杀了六七次,而是说司马班率领8000骑兵追敌,将军乐林率领步兵为后援,然后多次攻破文钦父子的军阵,打败了文钦与文鸯父子。
如果以《晋书》记载为准的话,文鸯似乎又没那么厉害了,只能算一员猛将,但是不能与关羽、张飞、吕布、张辽等猛将相比,所以关键的区别就是第3点到底是否存在?因为《晋书》有可能顾及到司马师的颜面,有些事不好记载,而《资治通鉴》不用顾及,但是《晋书》在前,《资治通鉴》在后,相对来说,《晋书》的记载更接近当时的年代,所以文鸯的勇猛是有争议的。
如果按《资治通鉴》的记载,文鸯就是三国第一战神,比关羽、张飞、吕布、张辽还要厉害,如果按《晋书》记载,文鸯也算一员猛将,但并不出众了。
文鸯在淮南二叛失败之后,随文钦一起投靠了东吴,一年之后的淮南三叛,也就是魏镇东将军诸葛诞起兵反对司马昭,文钦、文鸯父子被东吴派到魏国淮南支援诸葛诞,由于文钦与诸葛诞有矛盾,结果文钦被诸葛诞所杀,文鸯就投靠了魏国司马昭,从背叛魏国到再次投靠魏国,文鸯也杀了个回马枪,同时还被司马昭重用,要知道文鸯可是害死司马师的人,之后,诸葛诞的叛乱也被诛灭。
之后,文鸯就在魏从军,司马炎代魏建晋后,文鸯又成为晋朝官员,文鸯一生最著名的一战就是在河西之地大破秃发鲜卑部首领秃发树机能,迫降20万胡人,彻底解决了河西的胡人动乱,要知道在文鸯之前有胡烈、牵弘、杨欣、苏愉等将领都被秃发树机能所杀,而成功打败秃发树机能的只有文鸯,可见文鸯确实骁勇善战。
文鸯活到了八王之乱的第一年,也就是公元291年,文鸯被当时的东安王司马繇诬告与杨骏一同谋反,杨骏是司马炎留下的辅政大臣,被皇后贾南风所嫉恨,贾南风联合楚王司马玮一起诛杀了杨骏,而东安王司马繇是诸葛诞的外甥,怨恨当年文鸯害死了自己的外公诸葛诞,所以诬陷文鸯,文鸯因此被杀,三族被灭。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上一篇:龙之谷为什么老是连接不上服务器?——龙之谷与服务器断开连接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推荐
- 2025-02-27蝙蝠侠:阿甘之城的游戏评测
- 2025-03-30psp喧哗番长5汉气值咋吃不了书
- 2025-03-23wow战士职业大厅神器外观怎么做——魔兽世界7.0战士职业大厅在哪
- 2025-03-20三国志8黄金版
- 2025-04-01仙剑奇侠传98柔情版修改器怎么用
- 2025-03-06最新合击传奇
- 2025-03-12(闪电十一人攻略)闪电十一人手游
- 2025-05-14八仙过海OL 好玩吗?费钱不?以后会有怎么样的前景? 选什么职业好
- 2025-04-29紫气豪宅攻略,神武紫气豪宅为什么建造
- 2025-02-21盛大传奇合击__盛大传奇合击版本叫什么名字
推荐文章